Sunday, April 20, 2014

走吧,雨天看書.西雅圖圖書館與一杯熱可可


飛機降落的時候,突然瞥見窗戶外的雨水痕,原來下雨了。雲層上還見著一輪明月,接近地面就是現實,原來是雨天。拖著行李,不知道哪裡來的疲憊,好像每個在職場裡打滾過的人,都經歷過這種突然的寂寞,只有自己,再無他人,而此時正在路上。

回家的路上,計程車司機說,他曾經是個機械廠的廠長,現在落得開計程車的生活。我吶吶的不知道該接什麼才好,這社會是現實的,爬得越高的人跌得越深,而產業的變遷並沒有保佑了所有努力的人。




一樣在太平洋的另外一邊,也是個雨天,這種氣候並不適合做任何發生在戶外的事情。去美國的人必要下載兩個軟體,一個是trip advisor,一個是yelp,找吃的找玩的,用current location定位就沒錯了。

旅館的旁邊就是西雅圖圖書館,在trip advisor裡面的評價並不惡,但人在旅途,靜下心看書是不可能的,走逛走逛才是真的。嚴格上來說去圖書館並不是特別好的主意,我其實是衝著裡面高人氣的熱可可去的。



圖書館特別的是外觀,凹凸不平的全玻璃建築,是後現代的味道。打破正方形的建築美學,圖書館也可以是藝術的。我在要入門的時候瞥見一個游民樣子的人牽著狗狗一起進去了,也沒人特別阻攔,貌似自然。不是太確定到底一個圖書館是不是可以帶狗,也算是一幅美麗的城市風景。


一樓是相當工業風格的裝潢,都是借還書、預約區域。想不起來自己多久沒有進去過圖書館,我住的附近沒有像樣的圖書館,久了,也沒有借書的習慣。紙本在這個快速變遷的年代是值得珍惜的,一切都數位化了,很快地看書的時候能夠感受紙質的細緻與紋理的興味,會變成一件相當風雅的事情。

很多事情是這樣的,當很多人不做,你偏偏感受特別深的時候,是非常優雅的。


有個工作叫做Booking suggestions,坐在那裡看人去人來的風景,否則就是回答問題。我心裡突然心生嚮往。愛看書的人可以給想看書的人建議,不是很好的工作嗎?
工作的定義就是,每天看書、發現各種不同的書、並且把那些書推薦給想看的人。天啊,我寫著寫著都感動了。


閱覽區是相當舒適的,這個愛好咖啡的城市,走到哪裡都有著咖啡店的氣氛。臺大總圖的圖書室算是相當有氣氛的了,但愛『讀書』(study)的臺北,只能有肅穆與認真的氣氛。
在這愛下雨的城市裡採用了大量的玻璃帷幕,一旦出了太陽就能擁有珍貴的採光,但就算不特別出太陽,這裡也能有彷彿陽光的亮度。


這裡的椅子並不特別舒服,我試著坐了坐,果真很硬。可對面的男子沐在光線裡睡著了,那麼舒適的樣子吸引了我的目光。
如果可以,我也想在一個地方,發呆了直到睡著。上一次有這樣的幸福感大概是五年前,與閨蜜一起坐火車晃到漢本車站。那是一個介於宜蘭與基隆交界的小城市,只有每站都停的電車才有到。那也是一個私房景點,因為在車站外走路三分鐘的地方就有一片很寧靜的海洋,不是沙灘,是粒灘,人很少,所以彷彿整個海邊只有兩個人。我們到的時候是大中午,海邊剛好一個倒掛著的汕版船下面有陰影,我們兩個就躲在裡面,吹著涼涼的海風,講話與不講話,而最後我就這麼睡著了。


一上二樓,是左邊演講區,右邊是閱覽區與圖書區。書架零星的散落在一片蔭綠的地板上,彷彿是隨意的季節流轉般美麗。



瀏覽于書架間,突然發現日本漫畫的藏書還挺多的,感覺有趣,拿起來翻了幾頁。我很少看見台灣著作翻譯成英文發行,但卻常常看見日本小說的英譯版。很迷村上春樹和吉本芭娜娜的時候,還曾經買過幾本。那幾本英譯的日文小說,後來始終躺在我的書架上變成古董。我翻了幾頁就沒看了,原因不是英文的艱困,是太醉心于賴明珠與吳繼文的詮釋。
慶幸的是賴明珠依舊活躍,而且時報也沒做白癡的事情將賴明珠的譯體換掉。可惜的是沒有了吳繼文的吉本芭娜娜,就是紅不久,因為少了那淡淡的韻味。


三樓的規劃比較近似數位生活館。電腦區其實是開放為網路就業輔導曲,讓市民方便找工作。我突然想起財經報紙總是緊盯美國定期發佈的失業數字,圖書館哪裡人都不怎麼多,就這裡分外熱鬧。


西雅圖圖書館還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他近未來感非常重的手扶梯。




手扶梯旁的風景,也是前衛藝術的詮釋。我是不懂眼球與人臉之間的關聯,而且一邊搭手扶梯一邊看見人的五官,是蠻詭異的。

去一個地方一定要逛的是紀念品店。
明信片是圖書館的各種角度的相片,定睛一看,原來我獨漏了特色的紅色樓梯沒走到呢!
黃色小鴨風靡的不止是台灣,連在這裡也看得見。


比起炒得沸沸揚揚的霍夫曼的黃色小鴨所謂的小小幸福感,我比較喜歡這個故事裡的黃色小鴨。因為貨輪遭遇風浪而掉落的貨櫃裡裝滿了黃色小鴨從今以後在海洋漂流,隨著洋流走過世界各地,提供了科學家觀察洋流的重要考據。是巧合,是科學,也是有趣而意外的冒險。
(詳細可參考http://pansci.tw/archives/55185

走完了圖書館,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找個地方坐著喝杯飲料摟。民以食為天,旅行中的美食是最美麗的邂逅。

Chocolati Cafe原則上就是一人餐車,然後幾張椅子。特別的是這是在西雅圖圖書館裡。這裡個熱可可遠近馳名,可以選擇已經搭配好的口味,也可以自己創意搭配。只要你想它有材料,都可以配合喲!
有了飲料就免不了要有一些甜點,要吃小餅乾之類的東西,這裡也是有的。




記得早上進圖書館的時候還是微雨的天氣,然後走著走著就見太陽了。多變的氣候,也是旅行時的一個小小驚喜。



熱可可端上來的時候我就笑了。上面的巧克力豆是不是很有美國風呢?如果是在歐洲,你只會得到濃濃的奶泡。巧克力豆這種東西是美國人才愛吃的五彩繽紛。熱可可的口感是濃郁的,很甜、很稠、很奶。我想起在101喝過的那杯Jean-Paul Hevin據說是頂級的法國熱可可,也是如此這般的很甜、很稠,是不是好的熱可可還能吃出高濃度巧克力嚥下喉嚨後的那股微苦澀呢?

我不能說難喝,甚至那可以說是一杯好喝的飲料。只是我喝熱可可的水準只在阿華田,若是所謂的紅茶,我大概還能喝出一點學問。

一個人坐著看人來人往,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好像突然發現自己幾次旅行總是這樣,走到一個地方,走看走看,然後便坐著發呆。不是太清楚這是不是跟年紀有關,還是不知不覺間,與其無倫吞棗的塞進大量的新鮮景點,我更喜歡從從容容的感受了?

看見隔壁的中年先生沒有點飲料,但也在這區大方地坐下,從背包裡拿出保鮮盒啃起自己帶的午餐,店員也沒有多加阻止,禁止攜帶外食只看在我這個初來乍到的陌生人眼裡。
看見兩個狀似藝術系學生的男女,快速走過,身上背著海報的捲筒,穿著打扮有著西雅圖的嘻皮風。
還有一桌男男女女好似在討論什麼似的非常熱烈,我感覺他們像是做直銷般的充滿熱情與凝聚力,然後討論結束後一哄而散,留下兩張被他們刻意併桌後的桌椅獨自寂寞著。再也沒人把那兩張桌子分開。

看在眼底的細節,都是不重要的小小風景。他們就是我喝熱可可時的搭配的甜點,多變,而且不用錢。


臨走之前看見一片光影,覺得很美變拍了下來。
沒有重點的照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我的心情。


所以這張照片裡看見的城市倒影,又是另外一個畫錯重點的意外,你們看見了嗎?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Dear Claire,

Thanks for sharing these beautiful pictures and nice experiences of travelling.

All of my colleagues in our superintendent's office are your fans.

Take care and have a wonderful journey of life.

Best regards,

Stephanie wang


Claire said...

Hi Stephanie, thank you for the note. This is a very quiet site and I am really glad to know there are people reading my blog. Take care too, come often, and have some fun when travelling, have some adventure in daily life!
Claire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